信息詳情
TD模具處理后的機械性能及處理技術(shù)
TD模具在進行使用時表面超硬化處理技術(shù),在一定程度上采用金屬碳化物擴散覆層TD 原理,是在一定的處理溫度下將工件置于硼砂熔鹽及其特種介質(zhì)中,通過特種熔鹽中的金屬原子和工件中的碳、氮原子產(chǎn)生化學反應(yīng),擴散在工件表面而形成一層幾微米至二十余微米的釩、鈮、鉻、鈦等金屬碳化層。
TD模具技術(shù)特點只適合于磨損失效且在常溫下工作的工件(模具、標準件、機械部件)。模具表面硬度大大提高,全面解決磨損、拉毛等現(xiàn)象。同等工況下,使用壽命平均提高十倍以上。
TD模具與基體冶金結(jié)合,表現(xiàn)出優(yōu)異的抗剝離性,可反復(fù)處理,不論工件形狀如何,都能形成均勻的被覆層,處理過程中模具變形較小,被覆后的表面粗糙度與處理前大致相同,若母材表面加工光滑,處理后可直接使用。
TD模具處理后的機械性能
(1)耐磨性強于超硬合金
(2)耐剝離性強于PVD,CVD,鍍硬鉻
(3)高硬度強于超硬合金,硬度高達2500~3600HV,從高溫狀態(tài)降到常溫時,可以恢復(fù)到原常溫性能。
(4)耐腐蝕性強于不銹鋼
(5)抗氧化性強度
TD模具處理溫度一般為800~1200℃,這個選擇范圍是比較寬的,而溫度的高低又直接影響到涂覆層形成的速率,因此,工藝溫度選擇顯得非常關(guān)鍵。TD處理溫度應(yīng)與基材的淬火溫度相一致。因為TD處理后必須經(jīng)淬火、回火處理,以獲得必要的基體硬度。溫度選擇過高,則會在TD處理過程導致基體組織的粗化。如果這種粗化的組織直接進行淬火,不僅降低了基體的力學性能,還會增加變形開裂傾向。而當處理溫度選擇過低時,則在TD處理過程中不能完成奧氏體化,從而不能直接淬火。